他们日复一日地穿梭于发电厂房,抄表、维护、处理异常......这些看似平常的操作,却最真切地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。他们肩负着生产的重任,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付出,默默地为爱众大家庭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…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一线运行员。为深入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开展“一支部一主题”活动要求, 9月2日—12日,新疆富蕴爱众公司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杨安红带领公司经营层和机关人员分批走进一线班组,亲身体验基层生产生活,与他们同生产、同劳动,帮助基层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,鼓励他们坚定信心,全力冲刺公司各项目标任务。
走入运行车间,耳边响着发电机组运行的轰鸣声,干净、整洁的车间全貌映入眼帘。运行值班员,公司最普通的岗位,实行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模式。一天8小时的细心、专注,是对他们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。“中控室,发电机温度、电流、电压、运行情况正常,冷却水的压力正常。”“收到!收到!”每隔1小时运行值班员都要抄表、巡视,记录和汇报每一项运行数据,从发电层到水机层,再到球阀层……每个设备无一遗漏,巡视一圈大概需要30分钟。从常温的发电机层到冰冷潮湿的球阀层,除了体力上的消耗,在新疆地区,温差也是一种挑战。
刘洋,一个性格和善的年轻小伙,刚进公司一年。“刚开始,我总是觉得设备太多,记不住要点,找不到位置,担心操作不当,但通过理论、实操培训,请教老员工,一遍遍观察和总结,一个月就能独立掌握运行员的工作。”如今,刘洋已对运行工作了熟于心,并很自豪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同事和新员工。
来到中控室,感受“规章制度上墙,安全责任上墙,工作励志名句上墙”等带来的浓厚班组管理气息,同时也体验了山体内的闷热。从发电机层到中控室要走4层,等走进中控室,安全帽里的头发已经湿透,汗珠顺着脖子流了下来,脸上也出现了红晕。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宽大的监控屏幕,最上面显示着安全运行天数——5年多,2300多天,“零事故”。屏幕上还显示着整个电站的生活区、运行车间、大坝、调压井等重点部位,运行曲线、设备数据也一目了然。中控室运行员主要记录运行数据、观测设备运行状态、申请负荷、接受省调和地调的电话指令。一天8个小时,他们一刻也不能松懈,不能到处走动,不能看手机,不能干与工作无关的事,就连午餐都要在中控室快速解决。
“自从进入这个大家庭,接受了这份工作,面对这样的环境,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已经习惯了,这也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,不可或缺。”多么朴实的话语,就是这样单纯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每位员工坚守岗位、无私奉献。
走进检修班,只见几名检修员身穿工作服,头戴安全帽,来回地忙碌着。在检修前,检修员详细讲解了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,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。他们没有太多的话语,有的只是作业时工器具之间的碰撞声、简练的工作讨论和默契的工作步骤。加班加点对他们来说太过平常。
“无论如何,今晚一定要把通风箱体安装好。”
“好嘞!”
一段简单的对话,没有命令的语气,也没有任何的抱怨。夏日的炎热、冬季的寒冷、工作服上的油渍污垢都挡不住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心。最平凡的岗位,闪烁最温暖的光,没有激情满怀的豪言壮语,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,只有一句淡淡的“工作需要”“习惯了”。但在这朴实的寥寥数语背后,是对敬业、奉献的爱众精神的最好诠释。最普通的岗位平凡得就像苍茫大漠里的一粒沙砾,浩瀚大海中的一颗水珠,但无数的沙砾能聚沙成塔,无数的水珠也能巨浪滔天。作为爱众的一员,他们为爱众事业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也在奉献中得到成长和升华。
这就是一线班组,他们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实体,也是企业创值增效的基本细胞,更是企业赖以生存、健康发展的基石。他们不仅是企业最关注、最重视的力量源泉,更是值得企业尊重的平凡群体。